首页

搜索

第32章 临峰山未来 (第1/2页)

李一伟听完后,一脸佩服地看向三个小姑娘,和程渊说道:“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!看看人家说的这些话,都说到点子上面去了。”

“都是智商,情商在线的现代新女性!村长,我们以后还真得和她们多交流一下,我们不过才交流两天,临峰山不就多了两种产业?!”

程渊是真的觉得李子一家人的存在,就是临峰山发展的机遇,随着一家人陆续回来,临峰山的发展就一年比一年好,他每半年统计过临峰山的情况,从去年开始,临峰山的外出打工的原住民留家的人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多。

没有文化,在城里打工,辛苦且不说,大城市的消费也高,一个月的工资除开花费,剩余的钱也存不起来,还不如回临峰山。

特别是这两年李再来陆续在老家发展种植业,养殖业,需要的人是越来越多,临峰山外出打工的人回村的也是越来越多。

其实这也是因为李一伟这个好村长的存在,他对各家各户的情况都非常了解,每家的联系电话都记录在册,李再来只要缺人了,他就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联系外出打工的人,总算是了劝了不少人回来发展。

“这要建两个工厂,我看我们村里人还是不够了,一会儿我还得多联系一些人回来才行。以后我们临峰山的发展可不比外面差,在外面打工看人眼色,还不如回家来,吃住在家,消费不高,还能在厂里领工资,我看那些人还有什么话说。”

李一伟此时也在算计着又得打电话了,不过这一次的谈话,肯定比以前要轻松许多了。

程渊还是劝说道:“老村长,还是让大家以自愿为主,你这次只打电话告诉大家临峰山要建厂这事儿,当尽到村长义务就行了,别的话都不要多说了。”

人许多时候都是如此,不听老人言,更不喜欢听劝,你越劝他越和你背道而驰。

李一伟是聪明人,听懂了程渊的未尽之言,“也对,这一次我不劝,我只打几个电话告诉他们建厂的事情,让那些人自己来找我才好呢。反正都是一个村的人,我们的厂子先建,建起来后,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交流传播。”

以前都是他当老好人,一天到晚劝人回山,以后可就是那些人求着他要回来了。

毕竟外出打工的人都是不喜欢务农的人,这样的人让他们回山继续搞种植,养殖,他还是找了在外面都快混不下去了,才劝回村的。

但是建厂就不一样了,这样的工作不光工资待遇不差,工作强度也不重,还可以吃住在家,这样的工人,村里人肯定是抢着要的。

程渊也建议道:“我们的工厂建设起来后,还得在镇上招聘一些工人,特别是有文凭的人才,我们得多培养一些出来,光靠我们村里的人可不行。毕竟大家的文化水平不够,以后大都只能当普通工人而已。

我们得期待工厂未来良性发展,只有工厂的发展好了,我们临峰山才好。而且许多时候送上门的东西大家不稀罕,抢着要的东西,大家才珍惜。”

他到底是大学生,见识还是有的,他是要帮忙临峰山脱困,但是他也是工厂的负责人,还得负责工厂的运营还有未来的发展壮大所需要人才储备。

李一伟一开始也有些不高兴,不过听了程渊后面的话,他才理解过来,他清楚临峰山的村民,他们在对外时都团结,一旦涉及到内部,很多时候自私又是常态了。

一旦临峰山的村民把李子的工厂当成他们私有的存在,这不光会害了李子的工厂发展,更会害了村民,只有让他们有了危机意识他们才会珍惜工作,认真工作。

“对,得让大家都珍惜工作才好。大家的条件好了,看到文凭高的人赚到的工资更高,他们肯定会更加重视教育,以后我们村委在工厂赚到的钱用于教育,修一所小学出来,大家肯定都不会反对了。”

李一伟一想到这里,就感觉这样良性的发展,还得靠年轻人,特别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年轻人。这就得从重视教育开始了,他们临峰山还没有学校,得在山里建上一所才行,这样一来,临峰山的未来才能有接班人。

李子他们这一辈上小学都是好几个村才有一个小学,临峰山本身没有小学,李子他们小时候上学都得爬上好多山坡,走上一个多小时,才能去隔壁村上学。

程渊听了李一伟的话,也是一脸赞赏,“老村长真的是高瞻远瞩!我们临峰山得发展,还得未来的人才一直跟得上才行。这里出了一个李子,就陆续带了几个工厂,以后要是多培养几个大学生,临峰山的未来可期。”

“对啊,你说得非常对,小学得建,还在在镇上,市区里上小学,初中,高中的学生们,我们村里也得重视,以后只要他们的成绩能够达到一定水平,我们村委以后都给现金奖励!”

李一伟之前和程渊讨论过,彩色面条厂以后村委以土地入股占两成股份,得到的利益应该怎么分配时,他觉得应该把利益全部分给临峰山所有村民,程渊却反对了。

他觉得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投入,不符合分配利益的情况,除非建厂时占了某家村

最近更新小说